换而言之,他们认为萧逸军事满分、谋略满分,政治只有六分,如果做行政官员,一个州牧就是极限了,没有掌握全盘的能力!

    面对众人怀疑的目光,萧逸笑而不语,国家大政上的事情,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后谁对谁错吗,还要用实践来证明!

    裁兵难、免税难,可二者加在一起,也没有‘罪己令’为难,那才是《治国十策》里面,最难通过的一关!

    南征失败,民变四起,曹营集团风雨飘摇,归根结底是曹操的问题,他太急于统一天下了,结果轻率的挥师南下,加上用人失当、谋略失智、进退失序,这才遭受一连串惨败!

    不可否认,曹操是个有担当的人,以往遇到了失败,从不诿过于他人,而是承认自己用错计、想错事、或者杀错人!

    可他承认错误之时,都是在内部军政会议上,只有少数重臣知道,而大家出言安慰之后,绝不会向外透露一个字,以免影响丞相大人的威望,进而给自己引来大祸,因为奸雄性格太复杂,胸襟虽大、心眼却小!

    萧逸的《治国十策》则不然了,颁布‘罪己令’,明发各州郡,这等于让曹操向天下人,承认自己犯的错误,等于用鞋底子抽自己的脸呀?

    在坐的都是男人,最明白男人的心理,可以不要官、可以不要钱,唯独不能不要脸面,谁敢打我的脸,我就要谁的命!

    伍子胥、白起、李牧……皆是忠臣良将,却全都人头落地了,就是因为他们性格刚烈,触动了上位者的尊严,结果把小命玩没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呼!--呼!呼!”

    曹操面沉如水、呼吸急促,右手五指不断摩擦,几次摸到了倚天剑,又无奈的收了回来,他真的动了杀心!

    曹操勇于承担不假,可自己主动承认错误,跟被别人逼迫认错,完全就是两回事情,这就跟喝酒一个样,自己喝的心情舒畅,别人灌的难以入口!

    堂堂大汉丞相、魏公,纵横天下数十年了,上到天子、下到百姓,谁不是俯首帖耳的,如今却被人逼着认错,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倒退三五年,曹操一定拔出宝剑,砍了边上的黑脸家伙,就算是不砍死他,也得砍成重伤,好好出胸中一口恶气!

    可惜时过境迁了,自己年老体衰、威望下降,无力执掌国家大事了,如今民变四起、人心惶惶,曹家要想转危为安,必须倚重这个黑脸家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