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像东方系统软件公司这样,李轩这个大股东一直都强调要对这方面加强重视。但公司从未在这方面遭遇过严重打击,高层依旧难免重视不足。

    而且就算东方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发现了自己系统软件的新漏洞,在大部分用户无法在线自动更新补丁的情况下,也大都是选择不声张,转而在后续版本中再进行弥补。而这种做法自然留下了不小的隐患。比如这次被“hny”利用的漏洞,实际上东方系统软件公司之前并非没有发现。

    趁着圣诞的寒假假期,这位去美国留学的香港学生,飞回香港来与父母一起过节。也许是出于年轻人的叛逆,他决定在新年的时候制造一场恶作剧,于是编写了这个极具攻击性的网络病毒。

    他最早把这个网络病毒。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几个中学同学,想看看那些人会在第二天中招。但没想到网络传播的巨大扩散效应,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等他第二天联系几个最先中招的好友,准备去给他们解决问题时,这个“hny”病毒已经在全香港肆虐。作为病毒的编写者,他实际上是保留有解决病毒的方法,但他在发现情况不对后却有些害怕。

    但后来再三犹豫之后,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在香港的几个主要bbs论坛上上传了杀毒的程序。而这些信息也恰恰是在病毒爆发后还不到二十四小时,他就迅速被香港警方锁定的重要原因。

    还好这个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并不算太强,就算用户实在找不到解决方法,也只需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格式化,然后重装系统就能恢复正常,并不会对硬件产生破坏。

    而且它也主要是对装有east-dos系统的个人电脑进行攻击,并不会对那些装载了unix系统的大型主机进行攻击,否则造成的后果会严重得多。

    但由于香港的互联网是可以连上阿帕网和nsf网,就在香港的灾情因为东方集团及时介入而迅速被扑灭时,“hny”病毒依旧叙述蔓延开来,仅仅在一两天内就席卷了全世界。

    要知道新年期间原本就是电子邮件的收发高峰期,虽然东方集团及时进行了预警,并推出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但从未经历过网络病毒攻击的人,实际上依旧很难产生防范意识。据有关机构统计。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全球被“hny”病毒感染的计算机超过2万台。

    由于之前英美两国因为万维网技术而引发的口水战,以及《香港未眠夜》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中,如黑马一般异军突起。“互联网”一词原本就是1986年年末,媒体重点聚焦的热门话题。

    而突然爆发的“hny”病毒肆虐,更是在这场熊熊大火中再添上了一瓢油。计算机全球联网所带来的巨大信息安全风险,第一次被摆上台前为大家所重视。这给许多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保守主义者,提供了攻击互联网的借口。

    但更多的有识之士。却也从这场突然爆发的网络安全危机中,窥探到正在崛起的互联网,是对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一种巨大颠覆。之前做到这种颠覆的是电报和电话,它们让地球第一次连成了一个整体。

    而互联网的到来,势必让这种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李轩也应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约稿邀请,特意撰写了一篇叫做《让我们真正拥抱地球村时代》的文章。

    “地球村”(globalvillage)这一概念其实早在1967年,就已经被加拿大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提出。人类社会随着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广播、电视等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而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在缩小,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