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怡和公司想要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展开反击,就必须尽快筹集资金。全香港唯一有能力向怡和公司提供如此大规模现金的银行也只有汇丰,所以凯瑟克在庄玉海离开的第一时间,就给沈弼打去了电话寻求帮助。

    只可惜沈弼早就知晓了香江控股这边的底牌,他不认为以怡和公司现在的实力有反败为胜的能力。竞价收购其实就是一场拼钱的游戏,香江控股准备了130亿资金,而怡和公司的总市值也只有五六十亿港币罢了。

    现在香江控股不动声色的就把自己的持股比例增加到了5%,怡和连最后一点持股优势都丧失殆尽了,可谓是必败无疑。

    汇丰银行自然不会站在失败者这一边,所以沈弼非常果断的拒绝了怡和的融资请求。这让怡和与置地两家公司高层一起召开的联席商讨会上。气氛一片愁云惨淡!

    “香江控股邀请了汇丰公司旗下获多利公司,作为这次行动的收购顾问,所以沈爵士应该早就知道了对方的收购意图!”置地公司的行政总裁贝德福特一脸严肃的说道。

    如果置地公司被收购,他们这些怡和系出身的高管肯定都会被踢出局。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贝德福特也不得不坚决的与怡和站在一起去保卫置地公司。

    但沈弼的态度其实已经从一个侧面表面,汇丰不看好怡和公司有绝地反击的可能,这对在场的每一个人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董事长先生,我觉得现在应该立即启动增发计划,向市场表明我们捍卫置地控股权的决心!”另一个英籍的置地董事建议道。

    根据之前一次置地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置地的董事局有权以不低于市价八折的价格。增发最多不超过10%的新股。当初大股东怡和公司,引导置地公司的股东大会通过这项授权,就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持股比例,从而威慑其他潜在的收购对手。

    但就算置地公司现在以停牌价每股2港元的八折。向大股东怡和控股增发10%的新股,怡和也必须拿出5亿港币的现金,而公司现在手中的流动资金根本没有这么多。

    由于置地的股票已经被临时停牌,所以交易只能通过香江控股公司委托的股票经纪行进行。但是第一天前往负责代理此次并购交易的获多利公司,出售自己手中置地股东的人其实并不多。

    大部分置地公司的股东,都选择了暂时观望。等待怡和公司方面的动作。而怡和集团已没有让大家失望,傍晚时分,怡和控股与置地集团两家公司,都密集的发布了一系列公告。

    其中怡和控股宣布以2股作价11元的怡和新股,以及一张面值80元的无抵押债券,共计102元的代价换购10股置地股票。也就是说怡和为每股置地股票,给出了2元的账面收购价。

    同时置地公司也宣布,以每股76元的价格向怡和控股增发2亿股新股,用以收购怡和控股公司持有的金门建筑公司50%的股权、香港空运货站25%的股权、怡和迅达公司50%的股权,以及仁孚行有限公司。

    金门建筑是香港最著名的建筑工程总承建商,原先是港股上市公司,于1975年被怡和集团成功私有化。而后,怡和公司又在1983年,把金门建筑的一半股权,转让给了英国的特拉法加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