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东方研究院向港交所提供的上市资料披露,公司的实际估值为2350亿港币(约300亿美元),总股本为23.5亿股,折合每股100港币。此次公司因为未来发展所需,将向市场增发4.15亿股新股,募资总额为415亿港币!

    乍一看这个数额的确很惊人,比目前港股市场上大部分蓝筹股的总市值还高,但也不至于夸张到让整个股市连续下跌的地步。真正惊人的地方在于,东方研究院的股票受到了香港公众投资者107倍的超额认购。

    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公众投资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散户,另一类则是机构投资者。在一个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往往才是市场交易的核心和主流。

    港股也不例外,虽然想要靠着压中一只神仙股而一夜暴富的赌-徒依旧大有人在,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暴涨暴跌的行情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之后,已经转而把资金用来购买股票基金,让更专业的基金经理来帮自己理财。

    所以港股市场上市发行的新股中,通常只有10%是公开向所有投资者认购的,而其余的90%都会由新股承销券商直接推销给与自己有良好合作的机构投资者。

    当然,如果普通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很高,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负责新股承销的券商为了满足普通投资者的需求,也会有一个比例回调的机制。

    通常来说,新股认购倍数超过15倍,公开发售的新股占比就会从原先的10%增加到30%,超过50倍则会增加到40%,超过100倍则会增加到50%。

    正常情况下,新股就算遭到疯狂追捧,也很少会出现超额认购50倍的情况,更别说超额认购100倍了。偶尔出现一两次例外,也大都是因为新股的总市值很小,导致发行新股的比例也很小,才会出现极端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东方研究院的募资总额高达415亿港币,就算只有10%面向普通投资者,也依旧有41.5亿港币。而就算这个资金规模,实际上也已经能稳稳排进港股年度十大ipo的行列了。

    但东方研究院显然是一个异类,首先它自身的财务数据就非常出色!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上一个财政年度,企业的年营收总额高达1000亿港币(128亿美元),税前利润为255亿港币。

    也就是说东方研究院的市盈率仅为11倍左右,且不说远低于高科技股通常15倍、20倍的高市盈率,甚至都低于港股目前的平均市盈率13.2倍。

    更何况这个盈利水平,还是在东方研究院高达28%的研发投入强度下取得的。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企业年投入科研经费,占全部营收总额的比例。

    另一个时空中的华为公司,为什么能成长到让美国政府都感到担忧的程度?这是华为用长期不断的巨额研发投入换来的,科技创新是容不得一点弄虚作假的!

    根据欧盟公布的数据,2018年华为以113亿欧元的研发投入排在全球第五,中国第一,已经超过了英特尔(109亿欧元)和苹果(97亿欧元)。要知道中国企业历来被称为价格屠夫,利润率远没有欧美同行那么高。

    华为可以说几乎把大部分利润,都投入到了研发上面。再加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比欧美发达国家低许多。欧美同行雇一个科研人员的钱,华为能雇到两个甚至更多的科研民工。所以最终能在技术上反超欧美同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