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与国外同行的最大差距在与没见过世面,跟不上学术发展的前沿。而在东方研究院访学的这几年,恰好给了他们追赶的机会。比如之前来自清华大学的黎健,只在香港研发中心待了两年时间。就**研发出了i电话卡。

    实际上除了东方研究院赞助的“东方红”学术交流计划之外,整个八十年代中国一直在大量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以期他们学成回国后能够改变国内技术落后的现状,但可惜这些人中最后选择回国的比例让人略感失望。

    只因国外和国内的待遇差距实在太悬殊了,留在美国工作一天的收入抵得上回国一个月的收入,于是许多人感到了迷茫了。

    仅仅用背叛一词来否定这些留在国外发展的人,其实并不合适。他们不爱国吗?绝对不是,哪次中国领导人访美,不是这些大陆来的华人最热情的在道路两边迎接。只不过当满腔的热血冷却之后,对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留在了国外。

    当南科大愿意提供给他们一份,至少在国内可以过得很体面的生活时。他们几乎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来。可以说南科大工学院的老师中,大部分都有在国外访学的背景。

    “李生,现在我们和教委还在扯皮的一个问题,就是几位系主任职称晋升的问题,以及兼职教授是否有资格带研究生的问题!”赵伟明苦笑着说道。

    国内的支撑体系和国外不同,比如在美国。副教授、教授的职衔是由大学自主来授予的。如果某所大学向一位老师授予了教授职位,只是意味着学校承诺给予对方一个可以干到退休的铁饭碗。各所大学之所以对教授的数量进行严格把关。更重要的是出于财政支出的考虑。

    而在国内,评定职称的权利并不在学校。而在有关部门手中。这次赵伟明拟定的工学院各个学系的系主任,几乎都是海外聘回的副教授。而从国内其他大学挖来的几位老师,已经获得教授职称,比几位系主任还高。

    所以赵伟明希望能把这几位系主任的职称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但有关方面的某些负责人显然气不顺,这些在国外评不下正教授的人,为什么来国内就要给他们正教授的职称!

    实际上赵伟明从海外招回来的这些副教授,就学术能力来说比国内大部分的正教授还要高一截,不然赵伟明何苦花费高许多倍的薪水请他们来南科大任教。

    而被赵伟明选为系主任的几人,更是其中的精英。根据东方商事的人才系统给出的评价,这几人完全已经有了在美国名校取得教授职衔的资格。

    而他们之所以选择来南科大,是出于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考虑。在美国他们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教授,想从那些学术大拿口中争抢科研经费并不容易。但到了南科大之后,他们一跃成为系主任,还能得到东方集团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

    “这个问题,我让虞生去和教委的有关领导沟通一下,无论是兼职教授,还是联合聘任,这些人都是我们东方集团的一分子,我们需要为他们争取利益!”李轩点了点头说道。

    在大学教书的工资可能远没有在公司搞科研来得高,但对从事学术的人来说确实一种认可,你已经有了授业解惑的资格。而对东方集团来说,对研究生的需求,远比本科生更加迫切。

    本科阶段教授的大都只是基础课程,也许去普通的工厂做技术员已经合格了,但对于搞研发来说还远远不够。东方研究院在度过最初一两年的人才瓶颈之后,早已经只收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