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了性命与清誉二选其一的时候,她无疑会选择性命。

    人若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没有机会去长安城的郊外,也回不去她们生活过的扬州,寻到她们认识的人。

    老嬷嬷躬身郑重施了一礼,道:“多谢小道长搭救,从前是老奴短视了,姑娘若是丢了性命,要这清誉有什么用。”

    大圣挑了挑眉,暗忖:“这是不予追究了?”

    面上却难得的亲和,温言宽慰道:“无碍的。”

    这份气度,难免叫老嬷嬷高看了几分。

    她抬眼打量着眼前的小道士,眉目深深,一双眸子格外的明亮与澄澈。

    细看之下,这道人无论是相貌还是谈吐,比起来贾府的宝二公子并不差什么。

    只是不知为何修了道?有没有弃道娶妻的打算?

    不是老嬷嬷异想天开,宁国府中就有一位,抛家舍业入了道观成了道士的家主。

    长安城中,亦有不少高门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年少时一心求道入了道观。或是忍受不了修道的清苦,或是天资所限修无所成,又弃道回来继承了家业,娶妻生子。

    这世道,男子的出路总是多些。

    想及此,王嬷嬷谨慎问道:“小道长哪里人?在哪里修行?又是为何修了道?”

    大圣没预备老妇人有这么多问题,眸光闪了闪随即从容答道:“长安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