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裕升现在最重军司官,其中军司官也明显有了高下之分。

    低层级的是军需司军法司军情司,军训司原本也是低级别,但有了王长福这个高配的长官,级别无形中也上去一截。

    当然这也可以被理解为张瀚对军训司的重视,毕竟和裕升虽然是以商起家,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军队,军队的基础就是军训,训练不好,什么军需军法都是白搭,要说花银子,朝廷在辽镇头上花的钱还少了?一年几百万的银子丢下去,连个浪花也没起来。

    最要紧的还是侍从,军令,军政这三司,这三司的主官和行军司的主官一样,都加了政事官三个字。

    有这三个字在头上的军司首脑才是真正的大权在握,有消息灵通的吏员称,将来可能要成立政事堂,加政事官的军司首脑就是政事堂的成员之一。

    常威一袭蓝袍,和军袍一样的立式交领,腰部中间的皮带杀的很紧,也悬挂着水壶和小刀等物品,比较显眼的就是他还带着佩刀和火铳。

    孙敬亭也会佩剑,李慎明就不佩剑,李东学等军司官也不配刀剑,常威这个政事官则是佩着战刀,年轻的面孔上有着很明显的风霜侵凌的感觉,叫人看出来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当然常威的脸上还有明显的威严气息,更是还有一丝隐隐的杀气。

    “诸君请起。”常威并没有微笑,两手也只是虚扶了一下。

    众人起身后,常威也只是向张续文笑了笑,说道:“你也来了,我早就和大哥说过,续文能当大任,续宗不行。”

    张续文脸上露出黯然之色,他道:“家兄给和裕升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想起来实在惭愧,也感觉心痛。”

    “这是人之常情。”常威随口说了一句,又看向李平之,轻轻点了点头,便向郑芝龙道:“你可来了,我这边缺人缺的厉害。刚有一艘丁字六号船造好,下个月下水,长三十五米,宽六点七,高三米五,排水四十五吨,那些俄罗斯来的造船专家都说这船当商船用挺好,这船就交给你们带,慢慢磨练,在你们当中希望多出几个船长。嗯,有些委屈你,不过以大兄给你们的任务,还是先上船比较合适。对了,何斌留在行军司,任屯田监事。”

    郑芝龙的新职务是行军司局正,再往上就是副司官,以这个职位当一个商船船长有些屈就,不过常威的话也是不容质疑的感觉,并没有和郑芝龙商量的意思。

    军司职位,政事官为第一,其次是军司司正,副司正,然后是局正,副局正,再下来是主事,监事,各所所正,再下来是副监事,副所正,然后是派遣职位,比如仓大使,财务局的主薄一类,然后是副职,再下来就是书记,记事,仓大使,最后是吏目,典吏一类的吏职。

    各司,局,监,所,甚至是屯长,工长,都是职位和职务十分明确,上下层级关系十分明确。

    这边的船长,大约能应对第五级别,战舰的舰长算是第四级别,将来如果出现大战舰,分舰队指挥长,舰队指挥,级别便会相应的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