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说其实大君主或者说洪荒十二君主也并非这场动荡背后真正的黑手?”凌瑀感觉好像从金龙的话中抓到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可是对方言语中的信息量太大了,让凌瑀一时之间有些混乱。

    “大君主?你太高看他了,这片星海强者如林,别说区区一个洪荒君主,就算洪荒十二君主的所有人,在真正的强者面前也不过是卑微的晚辈而已。在武道纪元开启之后,你所要面对的敌手远比他们更加强大。”金龙顿了顿,继续说道:“臭小子,你现在不过是一名问心境的修者,连仙人境都没有达到,更别妄想触碰到这片世界背后的真相了。我希望你能跳出樊笼,脱离那些人的掌控,毕竟谁不想甘愿做棋子。”

    望着金龙深邃的双眸,凌瑀知道对方一定知道很多事,只不过他不想对自己言明而已。想到此处,凌瑀甩了甩头,将那些缥缈如同幻梦一般的想法抛诸脑后。他望向金龙,笑着说道:“算了,有些事还是不要去想了。你说得对,以我现在的修为,别说面对那些真正的至强者,就连洪荒君主我都不是对手。而我现在能做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小金鱼,你还是将天阙之匙拿出来吧。等我领悟了法印之后,也该离开了。”

    听到凌瑀的话,金龙轻轻地点了点头,对于凌瑀的冒犯,他已经习惯了。金龙知道,面前的这个臭小子牙尖嘴利,如果非要纠结于对方对自己的称呼,估计他接下来就别想消停了。金龙现在最大的夙愿就是希望凌瑀赶紧拿到天阙之匙后离开,对方体内的八颗小球太过诡异,连天地道痕都能汲取,而且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如果放任他继续留在通天壁中的话,鬼知道他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所以,金龙才做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只见金龙点了点头,他飞身而起,盘旋在那座地势极好的苍山之上。这座苍山符合堪舆术中最为经典的“势”,夺天地造化,有神鬼莫测之能。当金龙飞至苍山顶峰的时候,龙吟声再次响彻天地。随着他的啸声,左侧、右侧和背后的青山山巅逐渐幻化出一层云雾。在云雾缭绕之下,三道光束从三座苍山顶峰映射而出,于金龙驻足的那座苍山上空汇聚。在三道光束汇聚的交点处,一颗堪比成年人头颅大小的光球逐渐显化,而在光球之中,露出了一个深褐色的古朴木盒,木盒仅仅比巴掌大了少许,散发着古朴苍凉的气韵。当看到木盒的时候,凌瑀的眼中爆发出希冀的神色,他知道,小盒中藏匿的东西正是世人梦寐以求的天阙之匙。

    当木盒显化之后,凌瑀甚至来不及等待它自己落下。只见凌瑀脚尖点地,圣龙渡施展而出,直接迎向高空,将那个小木盒握在了掌中。这个木盒与之前凌瑀得到的其他装载天阙之匙的木盒大小一致,形色古朴。木盒上传来阵阵微凉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木盒并不重,当是当凌瑀托住木盒的时候,心中却是沉甸甸的。如今他已经得到了五把天阙之匙,如果再得到通天壁中的这一把,那便是六把了。天阙之匙共有九把,六把天阙之匙在手,凌瑀可以算是真正福缘深厚的修者了,只是不知道这个木盒中的天阙之匙属于哪一把。九把天阙之匙与九字真言息息相关,而每一把天阙之匙也对应着一种法印,那些法印才是真正的天地至宝。

    看到凌瑀欣喜若狂的将木盒捧在手心里,金龙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其实,这把天阙之匙并非一直隐在通天壁中的。这一次我驾驭着通天壁降临华夏的封禅之地,因天道感召,天阙之匙主动融入通天壁的。”

    对于金龙所说的话,凌瑀深信不疑。因为他已经看到这个木盒背侧描绘的山水,正是泰山。九把天阙之匙的藏匿之处早已在凌瑀身上的神秘木盒背侧显现过了,也正因如此,凌瑀才知道九把天阙之匙藏在何处。

    金龙看了看凌瑀,悄然退到了远方的草地之上,不再打扰对方。金龙知道,凌瑀已经得到了天阙之匙,而他的下一步计划将会滴血认主,从而领悟天阙之匙中的神秘法印。这种时候,金龙并不能帮上任何的忙,只能靠凌瑀自己去感悟、消化。而金龙,也希望凌瑀能够早一些掌握天阙之匙中的法印,尽快离开这片世界。这个圣人境的天授传承之人太邪性了,不仅将青铜古殿震碎,更是招惹了魔族,让金龙心中无比警惕。

    凌瑀将巴掌大小的木盒托在左手,同时咬破了右手的中指,从中滴出一滴鲜红的血液,落在了木盒之上。当那滴鲜血与深褐色木盒相触之时,木盒散发出了一道翠绿的神芒,那道神芒晶莹剔透,将木盒映衬得仿若世间最为纯暇的美玉一般。当绿色神芒映照之时,浓郁的灵气自木盒中散发出来,引得附近的野兽纷纷驻足观望。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木盒上的纹路逐渐被绿色光霞溢满,勃勃生机好似春日之始,大地回阳。

    最后,随着“啪”的一声轻响,木盒应声而开,一枚如同巴掌大小的令牌状神匙浮现在凌瑀的面前。凌瑀难掩心中的惊喜,他又从中指中挤出一滴鲜血,滴落在令牌之上。当第二滴鲜血与令牌接触的时候,突然自令牌中刮起了一道微风,将令牌上的尘埃吹散,露出了令牌正面的一个古体篆字:临!看到“临”字的时候,凌瑀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原来,隐匿在封禅之地的这把天阙之匙是九把神匙中的第一把,临字匙。

    在九字真言中,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而临字匙意为身心稳定,表示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表现坚强的意志。泰山作为封禅之地,五岳之首,曾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美誉。传闻泰山下有华夏祖脉,祖脉连通华夏的地底世界,一直延伸到昆仑虚中。古代帝王也认为泰山是直通帝座的天堂,所以泰山在华夏百姓心中的地位极为重要。而临字匙,正是寓意结合天地灵力,镇四海,安九州的神匙。临字匙的手印为不动明王印,在佛门密宗中,不动明王印乃是大乘秘法,如果没有经过上师的灌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尝试和研习的。不过好在凌瑀所学不动明王印乃是天道使然,所以无惧。

    当那滴鲜血将临字匙浸染之后,原本好似一块古朴令牌的天阙之匙突然迸射出一道金色神芒。与此同时,凌瑀界灵指环中的神秘木盒不受控制地飞了出来,与装着临字匙的木盒遥相呼应。而后,装着临字匙的小木盒仿佛受到了神秘木盒的指引一般,径直朝着古朴木盒飞去,两个木盒在虚空中相接,小木盒自动融进了神秘木盒之中。而后,在神秘木盒的背侧,象征封禅之地的那处地图突然亮了起来,与昆仑虚和蓬莱仙岛颜色一致。当小木盒消失之际,失去了支撑的临字匙冲天而起,漂浮在凌瑀的面前。临字匙已经被凌瑀滴血认主,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感悟临字匙中的法印了。而隐在临字匙中的法印,则是传说中的不动明王印。

    临字匙认主之后,原本的深褐色光芒退去,被一层金芒包裹。它仿佛有自己的意识一般,静静地漂浮在凌瑀的面前。凌瑀凝视临字匙,等待着不动明王印的降临。之前凌瑀参悟法印的时候,都是隐在天阙之匙中的印法幻化在凌瑀的识海中,所以,凌瑀认为这一次临字匙中的不动明王印也是一样。然而,凌瑀在凝望临字匙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后,心中逐渐升起一丝疑惑。因为临字匙不动如山,并未因为凌瑀的凝视而变化。

    “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法印不应该主动幻化在我的识海中,对我进行传承吗?”凌瑀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轻声自语道。凌瑀当初和大君主对峙,后来又追着通天壁整整跑了三个月,不想最后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