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人多的话,倒是多少有点用处的,再说了,羊场那么大,让他们支十几顶帐篷的地方还是有的,

    虽然说同意他们来这里做事养生,不过周恒也要跟他们都谈一谈,大致判断一下人的基本情况,至少不能让他们给他的羊场带来麻烦。

    毕竟以前只有汪才俊一个人,而人数多了后,事情就会多,他不可能再特地安排人去照顾他们。

    聊了之后,感觉都还行,问题不大,便拟了一份协约跟他们签了一下——他们想来做事可以,但必须服从羊场的规章制度,保障他的利益不受损害。

    其实有些人还真是抱着善意来的,他们并非情绪上有问题的人,而是想过来帮助一下的。

    因为汪才俊的那些昔日的零星片断里,还好几次提到过石泉村,他很多时候跟着张运喜吃饭(会付钱的),甚至还跟着他们赶个集等等。

    这就等于是把石泉村也显露出来了,人们才知道,老天,这个年代还有那么穷的村子啊?

    他们现在赶集一趟,还那么辛苦,走那么远的山路,拖一点日常用品回来。路没有修,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没有,多少年穿不上一件新衣服。

    那种三十年没变化的村落,被人遗忘的山村,那些孤独而无望活着的日子,一下子进入了他们的眼帘。

    有些人是抱着过来帮一把的目的而来的。

    另有一些,则是有钱人想带孩子去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理论也有点新潮——他们觉得儿子就应该穷养,以锻炼他们能吃苦的精神意志。

    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连吃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就想去哪些穷山村看看。

    但以他们目之所及,他们见到的农村根本不穷,两三层楼,一两台车,生活过得美滋滋,这哪里能吃到苦?

    看到这么穷的石泉村,他们便愉快的决定:就是这里了。

    总之,想来的目的都不尽相同,周恒跟他们稍微聊了一阵之后,同意了他们到来,但与他们都立过协商,必须遵守这里的规章,不能来了之后,想干嘛就干嘛,然后给他带来麻烦或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