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多增加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缺人手就老老实实的请人来做。又不是不给工钱,大把的人愿意来做事。

    而且鸡场的这些活儿,无非繁琐和要求心细,倒算不上什么特别技术难点。

    第一批三百只小鸡孵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了。此时外面一片莺歌燕舞,桃红柳绿。

    或许北方这时候还结着厚厚的冰,雪都还没化完,一点复苏的迹象都没有,但这里已是春意盎然,开始新一年的计划了。

    而更南的南方,冬天甚至都不会下雪,还能办个花展。

    这批小鸡被老刘家带走了,带到他们家的鸡场去养着——小鸡是每天出一批的,出来了稍微长大一些,就可以带走养殖,而不是非要等到凑足五千只了才带走。

    要不然,一下子养殖五千只,有可能忙不过来,而周恒这里可能会小鸡爆仓。

    先出几百只带回去,慢慢精心养着,下一批再来了,就不用手忙脚乱了,家家都是如此。

    从去年就开始忙活的养殖场,从承包山地、到建鸡舍,到其余一些杂七杂八的准备,现在接手可谓从容不迫。

    这些天周恒家犹如打仗一般,每天既要照管这边刚孵化的,又要照管出货的事情。

    老刘的儿子刘文林去年就说好,要过来帮忙做事的,如今他也辞职到期回来了,这时候正好加入繁忙的大军里。

    周恒的二叔和小叔,两家人也都过来帮忙了——说是帮忙,周恒肯定也会付给他们工钱的。

    虽然随着产蛋量的增加,每天孵化的小鸡越来越多,但因为周恒一开始就请了人手,所以倒也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小鸡晚上需要守夜,照顾喂水喂食之类的,所以他请的是三班倒的人数,晚上也有照顾小鸡的。

    村里人则是隔几天才多增加一批几百只鸡,倒也能适应,真忙不过来的,都知道想办法,叫了各自亲戚之类的过来帮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