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逢集,镇上店铺也开店营业的。

    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欢喜买了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白面,又买了二十斤荞面面,盐和佐料买了一大包。

    孩子们喜欢吃糯米团子和红豆馅,欢喜买了五十斤糯米,二十斤红豆和十斤芝麻。买了些干货,比如菌菇类的。

    这次欢喜买了瓜子、花生、核桃和开心果,开心果贵十几文一斤。给大家尝尝鲜,欢喜咬牙买了五斤。

    欢喜是老顾客,每次东西都买的多,粮店掌柜认识,让她买好其他东西,安排牛车送进村。

    去半边街买了大白菜、豆腐豆腐皮、菠菜和海带,买了四只鸡两只鸭子两只鹅,过年前买太贵了,今天先买下。还买了一头羊。先养着,过年杀了吃羊肉火锅。

    再买些糕点,苹果,一些茶叶。欢喜买的多,都让人送到粮店。

    最后,欢喜去了书斋。问了一下笔墨纸砚的价格,好贵。买不起好的,欢喜挑了普通的,又拿了一本《三字经》和《千字文》。

    算下来一两半钱银子,欢喜心疼,还是咬牙付了。儿子头脑聪明,倒是可以先给他开蒙。

    欢喜刚走出书斋,从里面走出两个人。一个白面消瘦的书生,用肩膀推了推杨庆元,“哎呦,情妹妹给买了这么多东西,真是疼啊。”

    “什么情妹妹,不过是仰慕者中的一个。”杨庆元盯着欢喜的背影,前面不是很不屑与自己说话吗,这会儿又巴巴的来给自己买东西。

    肯定回去后悔了,又跑来买东西哄自己呢。

    心情大好的杨庆元,把抄好的书交了拿了钱,“走,哥请喝茶去。”

    出了书斋,坐上粮店的牛车欢喜去了同仁堂,“刘大哥,麻烦给我称几样药材。”

    刘云鹏称好药材,给欢喜装进麻袋里后,问道,“沐姑娘东西都买齐了吗?我去套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