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道德教育家会反对这个观点——严格说是前人一个简单、诚实的发现。

    但是,平凡的ge已经有过最好的回答:“帮助人们维护他们还没有的自尊,这不是我个人能力所能及的。你们给予了他们在公众面前声称的他们喜欢的一切,而我给予他们真正喜欢的一切。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先生们,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你们还没有相信这一点。”

    还在几千年前,国古代的启蒙教育经典《三字经》中,首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实际上是国古代学者们一种美好的愿望。

    但是,近现代也有人提出了“性本恶”学说,认为人的恶是天生的,是无可厚非的,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是“适者生存”的注解,这是常识。

    在他们看来,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总要挟有各种想法,哪怕是恶的想法,那样他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假如都是庸庸碌碌的平凡之辈,大概社会是不会发展的。

    但是,当今这社会里,总有些假仁假义的人,打着道德的旗帜,却做着违背道义的事,这样就形成了人性里罪恶的根源。

    自古以来,人性中的恶总是权利中达到极致的。

    这中间不乏生动的例子:如权力成就了罪恶,把人推向了道德沦丧的深渊。

    当然,恶也有大小和高低。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plp,bny的一个ewy的学生,用一把左轮手枪将ftl大公及夫人打死。

    其结果让一千八百五十万人在战争中殒命,让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女,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多上丈夫失去了妻子,多少的儿子女儿失去了爸爸或者妈妈,其他的损失就不用说了。

    有史料记载,蓝色星球国古代西晋时,有贵妇郭氏者,生有一儿,唤作黎民,两岁。

    一次黎民的父亲从外面回来,小家伙高兴地直跳,他父亲就拉着乳母的手逗弄儿子,郭氏看见,以为丈夫喜欢乳母,便叫人将乳母杀死,其后她儿子想念乳母,不吃别人的奶,终日啼哭而死。

    这个心起恶念的毒妇就再也没有儿子了。所有的恶都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还有善良可以纠正它们。

    可怕的是内心的麻木和软弱,任由自己灵魂的冷漠和枯萎。正是这些麻木和软弱给了邪恶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