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赚银子,难道银子都让长工老百姓赚了?"见他们沉默不言,福康安佯装满不在乎地放话吓唬,"嫌少,大可不做,有的是人巴巴的排队等接手!"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皆不敢再有微辞,

    料定他们有所顾忌,福康安这才道:"近日,我会重新拟定铜厂立法,诸如出人命的状况,不论长期短期,必须赔付。拟好便会凑请皇上裁决,圣谕一下,你们皆须按手印。"

    "这……"当官的既然决定,他们还能说什么,左右人命也不会常出,即便真的要赔,于他们而言,出那点儿血,实则是不痛不痒,窃窃私语了几句,终是无人再出言反驳。

    随后福康安又道:"既是效忠朝廷,你们的利益,我会尽量保持,但我既为父母官,百姓的命绝不可枉顾。往后若再有人命牺牲,你们厂子与朝廷这边,五五分赔!"

    一听是五五赔付,众人皆松了一口气,觉得可以接受,原本沉重的气氛瞬时轻松起来,都道起了福制台英明之类的话。

    福康安不禁在心中暗笑,若一开始便说五五赔,他们必定仍是不乐意,于是在起初故意让他们以为厂子要付全责,心生压力,而后再提五五一事,相较之下,他们才容易接受他的提议。

    折子既上,看了福康安所立的铜厂立法,乾隆甚觉妥当,他提议朝廷再拨款,多建铜厂,以增产量,乾隆皆予以批准。

    接到谕旨时,福康安既感欣喜又觉好笑,"铜厂之事,皇上准了,但皇上又给各省督抚下了谕旨,命人针对李侍尧一案,各抒己见。"

    坐在一旁的明珠闻讯,亦是吃了一惊,放下手中的桃子,奇道:"前阵子不是说,皇上已命九卿会审,难道还论不出个结果来?"

    结果是有,奈何皇上并不满意,"所有人都坚持斩立决,除了和。"

    "哦?"这个和总不按常理出牌,"他怎么说?"

    "斩监侯。"

    和这般态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他不是想扳倒李侍尧么?为何在这节骨眼儿上又要保他一命?"

    身为旁观者,福康安心如明镜,"为臣者,做任何决定之前,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个儿的想法,而是皇上的心思。他当然想李侍尧快些死去,奈何皇上舍不得,定然是参透了这点,和才力荐斩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