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一日,福康安等人渡鹿港,登岸后由新埤进军。

    海兰察只会打仗,不善陈词,福康安的身份也不宜上前,这游说之任便落在了郑光策身上,经他一番慷慨激昂的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威逼利诱之下,倒真为清军争取了部分民众,其余不怕死的,只能刀戈相向!

    而后清军包围诸罗县的农民起义军,双方交战,战至仑仔顶,农民军继续抵御,福康安不意慢战,令军队原地不动,欲亲自上阵。

    海兰察不愿让他冒险,"大帅!由老海上阵即可,您该留军指挥坐镇!"

    "亲征方能鼓舞气势!你只管顾好自个儿,不必怕我给你添乱!"

    "我不是这个意思……"

    然而未等他说完,福康安已下马,高声指挥号令,"其他人观战,巴图鲁勇士跟我冲!"

    一呼百应的阵势,容不得海兰察多想,只能先冲锋上阵再说!

    说真的,海兰察的确害怕福康安意气用事,若真出了意外他可担当不起,但出乎意料的,士气大盛!没多久,起义军便溃不成军!

    诸罗之围旦夕被解,福康安的军队进城时,城中官民皆外出相迎,听说朝廷的军队赶走了起义军,纷纷喜极而泣,喜其来而悲其晚矣!只因诸罗被围,一年多不曾安生过!

    粮草将尽,百姓饥饿羸弱竟无人色,许多妇人怀中抱着骨瘦如柴的孩子,奄奄一息,马上的福康安见状,联想自个儿平日锦衣玉食,而这些人受苦受困,将要饿死,大丈夫也不由红了眼眶,心生怜悯,即刻派士兵纷发粮食。

    士兵进言,说是行船装运不便,他们的粮食并不充足,若贸然纷发,万一战事持久,他们也将陷入困境。

    岂料福康安竟道:"人命关天!救人要紧!粮草不够,再申报补给就是,再者说,诸罗被困多年,此仗该速战速决,早日收拾了贼首林爽文,我们也好返京,难不成,你打算让朝廷的粮草养你到明年!"

    一番话堵得士兵哑口无言,郑光策暗自庆幸自个儿没有看走眼,福康安果真是个雷厉风行的主帅!诸罗百姓亦感激涕零,纷纷跪谢!

    而镇守诸罗多时的柴大纪,刚被乾隆封为一等义勇伯,自恃功高,见了嘉勇侯福康安竟不行礼,福康安面上没说什么,却是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