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竹里馆的小厨房遣人来问大人夜食吃什么。

    佘舟野想了想:“有些什么?让大师傅看着随意上些吧。”

    这就有些难办,虽说大人让他们看着上菜,但没有人真的会随便上些东西去敷衍他。

    大师傅想了想,让人收拾了一只鸭子,一条猪里脊肉出来。

    鸭肉烤炙后片成薄片,猪肉拿蜂蜜腌过,做成蜂蜜桂花炙肉。

    傍晚时,出嫁了的姑奶奶遣人送了新鲜时蔬来,有嫩韭、葵菜和一些不合节气的小绿叶菜。

    在冬日能吃上一些新鲜的时蔬,这在富贵人家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小厨房的厨子们想了想,给首辅上了一道春盘,又加了一道五辛盘。

    不年不节,吃上一顿春盘是稀罕事。

    至少在素来朴素的佘舟野印象里,这是很少出现的东西。

    他祖母讲究养生,任何东西都讲究不时不节,也就是,一切不合这个时节出现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便是违反自然规律,是对人不好的存在。

    上菜的童子拿不动炉子,孟含举着烧上好银丝碳碳炉子过来,上面座着红泥小炉,温着热热的梅酒。

    小童将竹篮剩着的几样小蝶放到食案上,切成条的反季小黄瓜、胡萝卜条、葱丝、蘑菇丁一一放在竹碟里。

    竹碟旁还有几个白瓷小粗碗,里面放着葱、蒜、韭菜、芸苔、芫荽、猪肉、鸭肉之类的。

    佘舟野虽然从小有人侍候,但他自己会包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