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蛟王也是身经百战之辈,见到这种变化,也就将这六焰掌的威力猜得差不多了。知道要破此掌,必须连续六次,直到所有印记都消失才好。

    可麻烦的是,他还看出一些别的东西。

    在五行之物中,其他四种都有形有质,有迹可循,唯有火介于虚实之间,难以捉摸。这一招集天、地、人、鬼、神、妖六种截然不同的灵焰于一掌,却轮流发挥作用。

    若他的防御足以扛住发挥作用的灵焰,这种灵焰就会被破去,余下几种却会凭借其难以捉摸的特性,绕过防御再重新凝结。就像他的鳞盾在挡住一掌后,虽然还有不少灵力,却被直接绕了过去一样。反过来,如果他的防御无法抵御灵焰,灵焰却不会被破。

    换言之,就算他布下五重一样的鳞盾,只要有一种灵焰的威力超过鳞盾,这一掌还是会落在他身上,只不过威力小些。想想那代表地火的火山之力,金蛟王知道五重鳞盾肯定是不够用的,再感受胸口的剧痛,就更不想挨这一掌了。

    至于躲避?他暗暗的摇了摇头,想到先前的金刚掌是瞬息而至的,这一掌威力更大,速度却慢了十倍不止,可见这两掌一个追求急速,让人避无可避,一个追求灵动,恐怕是可以改变方向的。

    怎样才能挡住这一掌?金蛟王没有浪费时间推算,而是直接把内丹吐了出来。几乎是金光一闪,便在火掌印的掌心处打出个洞。又趁南无乡还没反应过来,闪电般把内丹吞了回去。

    果然这一掌被破之后,又四股灵焰环着掌心处的孔洞一转,便重新化作一个只有四枚火焰印记的掌印。

    印证了推断的同时,金蛟王也放弃了与此掌硬碰的想法。

    取下四海瓶,从里面蘸出四滴水来,往掌印处一弹。掌印嗤的灭去,只升起四团白汽,几乎每一团都有千里之广,花瓣一样在九霄之上展开,把千里之外的夹澜关都遮了一半儿。

    几乎在金蛟王蘸取灵水的同时,夹澜关上那几十个高高举起,一心等待着吞噬群峰的水瓶也破去了。

    这些水瓶本就是水流汇成,如今失了束缚,先是啪的碎落在托起水瓶的水莲上,跟着水莲又哗一下落在汹涌的潮水中,而后连潮水也肉眼可见的落了下去。

    人族的修士们无不欢呼,妖族的修士们当时丧胆。与赤焰侯交战的幕主,意外的瞥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海族分成了几十群,除了十几支由海族的妖王统领之外,余下的都在配合羽族与绒族的妖王,水势骤然撤去,海族自然也撤得无踪。混乱之间,许多妖王脱离妖阵,独自暴露出来。

    这里面以那些绒族的妖王最惨,自己带来的妖兽早就被冲得七零八落,身边的护卫少的可怜。羽族的好些,也没强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