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霍克尔人已中年,但骨子里的冒险精神没变。一听说有蒸汽汽车这种新鲜玩意儿,就迫不及待地订购了一辆;此后出门,只要不是步行,就必定要坐这辆傻大黑粗的汽车,乐此不疲。

    这一次,他要去的是拉法耶特酒店。巴黎工业联合会常在这里举办会议,他作为会员之一,倒也不是经常参加;但这回不同——假如错过这次会议,他说不定要后悔一辈子。

    “怎么还没到?”

    他不停地看着手表。如果不是有右行规定,他早就叫司机超过前面的马车了。

    侍者推开会议室的门,小霍克尔一眼就看到褐色圆桌尽头坐着的老人。

    老人的脸天生威严,被人私下戏称为“总是愤怒的人”。不过,他性格沉稳、务实可靠,身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及一家化工厂厂长,也被选为工业联合会会长。虽然郎巴尔夫人才是联合会中发言权最大的人,不过她很少对日常事务置喙;会员一旦有事,还是愿意找这位会长。

    “德斯马雷会长!”霍克尔忙打招呼。

    被叫名字的人抬起头,和其他人一起,起身向他执意。

    霍克尔一一问好。他们多是联合会中颇有份量的成员;有些是工商业巨头,有些是被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还有受聘为企业顾问的科学研究者,也包括备受尊敬的科学院院士。

    人陆续到齐,会长德斯马雷宣布会议开始。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次会议要讨论的是什么。”德斯马雷会长看了一眼比平常还要拥挤的会议厅,“马拉的提案太让人意外了。新税制于我们是大大的利好,假如被这个提案耽误了,不知多久之后才能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众人纷纷点头。

    会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人,都不会笨到去问这个问题:明明是农业税改革,为什么这些搞工业的都好像当成自己的事一样热切?

    因为资源配置。

    英国有著名的“圈地运动”,但实际上,在工业革命的欧洲,其他各国也多少都存在着类似现象。圈地是为了种棉花——即从生产粮食转为生产工业原料;同时也逼使破产失地的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工厂工作——即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