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啊!她该不会是法国历史上待遇最差的王储妃吧?”
是不是待遇最差的王储妃玛丽不知道;但至少现在,还不是最不受欢迎的。
巡游路线是固定的,并派驻警卫驻守,巴黎民众事先就知道王储夫妇将会经过什么地方。骑兵开道的车队从进入巴黎市区开始,道路两旁就出现了携家带口等待一睹王储妃光彩的市民,并且越来越多;
快到市中心的时候,太多的喧哗、欢呼、口哨几乎淹没了马蹄声,拥挤的人群争先恐后地接近警戒线,巴黎警察必须手拉手围成人墙才能阻止他们。好几次防线失守,人潮从缺口涌入,热情地挡在马车前,欢呼着挥手。透过大大的窗户,这些情景都落到夫妇眼里;小路易只顾抿着嘴、低着头,目光左右游移,双手攥得紧紧的;他不喜欢接受众人的瞩目,浑身都不自在极了。玛丽只好向人群点头示意,或者招手,来满足公众的期待。每次停下都几乎要四十分钟才能恢复通行。
热潮在圣母院前达到最高峰。在大教堂前的广场上,两人相携走下马车时,向人群招手时,欢呼声差点震破他们的耳膜。
“viveladauphin!”
“viveladauphine!”
“vivelafrance!”
这样热烈的气氛远在玛丽的预料之外。她知道巴黎人对她持欢迎态度——这些都表现在报刊上了。这种欢迎的背后,是期盼和希望。对于路易十五的统治,人们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他曾备受众人喜爱,但这些好感已经被挥霍殆尽。如今人们厌倦、憎恶了他,却不能在报纸上、书刊上光明正大地发泄,只好将希望寄托在未来国王夫妇身上,并大加吹捧赞赏。
而他们越是热烈,玛丽就越是冷静。
有一个良好的声望基础固然值得高兴,但假如这样的“声望”只来自不牢靠的期待,就值得警惕了;这座城堡甚至不是沙子筑成的,而是泡沫吹起来的。
越是容易为了虚幻的假象兴奋激动的大众,反过来,也越容易为虚幻的流言所煽动。
这些欢呼着“万岁”迎接玛丽王后的人们,二十年多后同样欢呼着“万岁”,将同一个人送上了断头台。
讽刺的是,一开始,他们大声称赞玛丽并不具有的“高贵品质”,到后来,他们则大声讨伐玛丽并不犯下的“滔天大罪”。
仅仅是大革命之后不到六十年,回顾那段往事,法国学者就已经无奈地发现,路易十六也许是历任法国国王中最温和仁慈、最倾向革命、最同情平民的;而玛丽王后除了因精神上的不如意而追求奢华服装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过错。假如他们只是民间一对富足的夫妇,也许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和善可亲的典范。
是不是待遇最差的王储妃玛丽不知道;但至少现在,还不是最不受欢迎的。
巡游路线是固定的,并派驻警卫驻守,巴黎民众事先就知道王储夫妇将会经过什么地方。骑兵开道的车队从进入巴黎市区开始,道路两旁就出现了携家带口等待一睹王储妃光彩的市民,并且越来越多;
快到市中心的时候,太多的喧哗、欢呼、口哨几乎淹没了马蹄声,拥挤的人群争先恐后地接近警戒线,巴黎警察必须手拉手围成人墙才能阻止他们。好几次防线失守,人潮从缺口涌入,热情地挡在马车前,欢呼着挥手。透过大大的窗户,这些情景都落到夫妇眼里;小路易只顾抿着嘴、低着头,目光左右游移,双手攥得紧紧的;他不喜欢接受众人的瞩目,浑身都不自在极了。玛丽只好向人群点头示意,或者招手,来满足公众的期待。每次停下都几乎要四十分钟才能恢复通行。
热潮在圣母院前达到最高峰。在大教堂前的广场上,两人相携走下马车时,向人群招手时,欢呼声差点震破他们的耳膜。
“viveladauphin!”
“viveladauphine!”
“vivelafrance!”
这样热烈的气氛远在玛丽的预料之外。她知道巴黎人对她持欢迎态度——这些都表现在报刊上了。这种欢迎的背后,是期盼和希望。对于路易十五的统治,人们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他曾备受众人喜爱,但这些好感已经被挥霍殆尽。如今人们厌倦、憎恶了他,却不能在报纸上、书刊上光明正大地发泄,只好将希望寄托在未来国王夫妇身上,并大加吹捧赞赏。
而他们越是热烈,玛丽就越是冷静。
有一个良好的声望基础固然值得高兴,但假如这样的“声望”只来自不牢靠的期待,就值得警惕了;这座城堡甚至不是沙子筑成的,而是泡沫吹起来的。
越是容易为了虚幻的假象兴奋激动的大众,反过来,也越容易为虚幻的流言所煽动。
这些欢呼着“万岁”迎接玛丽王后的人们,二十年多后同样欢呼着“万岁”,将同一个人送上了断头台。
讽刺的是,一开始,他们大声称赞玛丽并不具有的“高贵品质”,到后来,他们则大声讨伐玛丽并不犯下的“滔天大罪”。
仅仅是大革命之后不到六十年,回顾那段往事,法国学者就已经无奈地发现,路易十六也许是历任法国国王中最温和仁慈、最倾向革命、最同情平民的;而玛丽王后除了因精神上的不如意而追求奢华服装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过错。假如他们只是民间一对富足的夫妇,也许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和善可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