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说明什么?
等等,张一帆突然想起什么,到网上去搜论文,打开《逗猫棒在橘猫习惯化行为中的应用》,一个字一个字比对过来。
果然,网上发表的论文版本和骨灰盒里的版本只有一个数据的差别。
网上的是7,骨灰盒里的是18。
哪个才是真正的原始数据?
是谁在说谎?
那一笔又是谁改的?
张一帆调出王垒的笔迹,和那个数字7比对,果然是王垒的笔迹没错。
王垒的7那一竖都会往左偏。
张一帆想起那次去六六家里,问过章本硕论文的事,提到过实验设计中,冠状末端对橘猫的影响部分出现极为突兀,实验结果却出奇的完美。
章本硕的回答是一场实验意外,却避口不提意外的事。
现在,所有的线索都串起来了,答案很简单。
原数据就是18,而王垒为了能导出完美漂亮的结论,提高论文的影响力,逼迫章本硕改成了7。
难怪那张在学术会议上的照片,两人虽然都在笑,但是肢体语言已经有了隔阂,而且王垒的微表情是在害怕,他在害怕章本硕会暴出他数据作假的事。
至于之后的开除,又介绍给章老师业务,也只是想拿些微薄的好处堵住章老师的嘴。
等等,张一帆突然想起什么,到网上去搜论文,打开《逗猫棒在橘猫习惯化行为中的应用》,一个字一个字比对过来。
果然,网上发表的论文版本和骨灰盒里的版本只有一个数据的差别。
网上的是7,骨灰盒里的是18。
哪个才是真正的原始数据?
是谁在说谎?
那一笔又是谁改的?
张一帆调出王垒的笔迹,和那个数字7比对,果然是王垒的笔迹没错。
王垒的7那一竖都会往左偏。
张一帆想起那次去六六家里,问过章本硕论文的事,提到过实验设计中,冠状末端对橘猫的影响部分出现极为突兀,实验结果却出奇的完美。
章本硕的回答是一场实验意外,却避口不提意外的事。
现在,所有的线索都串起来了,答案很简单。
原数据就是18,而王垒为了能导出完美漂亮的结论,提高论文的影响力,逼迫章本硕改成了7。
难怪那张在学术会议上的照片,两人虽然都在笑,但是肢体语言已经有了隔阂,而且王垒的微表情是在害怕,他在害怕章本硕会暴出他数据作假的事。
至于之后的开除,又介绍给章老师业务,也只是想拿些微薄的好处堵住章老师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