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公子想好在哪儿蒙学了吗?”芳姐儿问道:“山海关这边,廖夫子的名气比较大。”

    韦宝道:“嗯,我和廖夫子还认识呢,多半便在他那里蒙学了。反正山海关也没有几处大私塾。”

    廖夫子就是当初吴世恩找来做戏,让韦宝通过书法比赛拿到四两纹银的那个夫子,和韦宝算是认识的。

    “这就好。”芳姐儿放心道,“我本来还托人问过,如果韦公子没有办法,我可以帮点忙哩。现在看来,用不着了。”

    韦宝听芳姐儿这么说,心里暖融融的,“芳姐儿,你真好,处处为我着想。”

    “哪里有?都是顺嘴的事儿,我们这里每天人来客往的,三教九流都有,认得的人多一些罢了。”芳姐儿谦虚道。

    “那我也多谢,为什么没有旁人这么关心我?”韦宝笑道。

    芳姐儿见韦宝隐隐讨自己的便宜,给了韦宝一个好看的白眼,弄得韦宝大乐。

    在芳姐儿这里并没有耽搁多少时间,韦宝便带着徐蕊和王秋雅离开了。

    在和芳姐儿见面之后,韦宝对于考科举的决心更大,若是不能通过这个时代的正规仕途有所斩获,会让他觉得很遗憾!

    韦宝从内心当中排斥走造反路线,农民起义军的做法,当然,能取得成绩,成王败寇,历史怎么书写都是漂亮的。

    但需要整个国家剧痛一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当下的老百姓,肯定是痛多甜少的。

    这是韦宝不喜欢的,而且,投胎率高。投胎率高的事情,韦公子通常不考虑。

    韦宝现在重点想着科举和赚钱,这两件事,近期,尤其以科举为首要,毕竟只要能让天地商号正常运转。

    如此庞大的一个商业机构,还处于雏形阶段,如果能正常运转,韦宝便已经可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