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军攻城拔寨,连下三城。

    上次吃了亏的布占泰已经进行了全面准备,率军三万驻守伏尔哈城,与努尔哈赤进行大决战,结果天不助布占泰,乌拉兵败如山倒,损兵两万余人。

    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军马不停蹄直奔乌拉城,用土包抛到乌拉城墙下,使土包与城墙高度平齐,建州军踏着土包如履平地登城而入。

    布占泰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抛下子民家室单骑投奔叶赫逃亡而去,乌拉由此坠入灭亡的深渊。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先后三次向叶赫索要布占泰,但叶赫自以为兵精将广,对努尔哈赤不予理睬。

    九月,怒不可遏的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四万大军攻打叶赫,发誓要一举荡平叶赫。

    连年征战的建州军兵锋强劲,一路攻城拔寨,兵锋直逼叶赫的东西二城。

    叶赫见努尔哈赤兵力强大,自己独自难以招架,便立即向明朝求援,获得明朝救兵千人带着当时先进的火器进驻叶赫帮助防守。

    努尔哈赤忌惮明朝火器的威力,便焚烧掉叶赫子民的庐舍之后,携带叶赫的降民返回建州。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七月,努尔哈赤乘叶赫与蒙古联姻之机,发兵三千,准备荡平叶赫,但由于明廷的再次干涉,再加上自己准备不足,一时之间难以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只好息兵罢战,等待更好的时机出现。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连年征战攻城略地无数之后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凭百战成神而成为大汗,定年号为天命,以此宣城自己称汗为天命所归。

    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势力范围已非昔日可比,但这一巨变并未引起大明的足够重视,此时的大明对努尔哈赤的野心还不以为然,还以为努尔哈赤不过是北方的一只听话的小绵羊而已。

    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盛京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誓师大会,然后率步骑2万向明朝边境发起以复仇为借口的大规模进攻,开启了征讨明朝的浴血攻伐之路。

    抚顺等地的接连失陷,这才让不以为然的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认识到努尔哈赤已经对大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才决定出兵辽东,希望荡平后金。

    但由于当时的大明已经积贫积弱良久,一时难以征集足够的粮饷,所以,虽然多半援军到达沈阳,但却出现了士卒争相逃亡的不利局面、再加上将帅互相扯皮不休,致使进攻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