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利,扶罗韩,你们可千万别脚底抹油跑掉啊。

    这一仗要是不明不白的打赢了,那该多尴尬啊。

    行军途中,坐在战车内处理政务的时候,郭鹏也在不断地祈祷,不断地许愿,但愿素利和扶罗韩别学北匈奴,一定要留下来死战到底。

    他这边除了管理行军军务之外,也要处理不少政务。

    要说军务,那最麻烦的自然是军队的后勤补给。

    整个河北的确都被动员起来了,大约动员了八十万左右的民夫参与行军,也动员了二十万左右的辅兵。

    加在一起,整个维系这场战争的后勤保障人员就有一百万人。

    为了确保二十万军队的远距离征伐,魏政府需要动用一百万劳动力进行后勤保障,为此支出的军费和杂费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也就是郭某人这些年收入颇丰,储备颇丰,关键时刻直接开仓,否则光靠国家财政还真不一定兜的起来。

    刘彻有文景之治奠定的基础,有他爷爷和爸爸给他奠定的基础,打仗有底气。

    郭某人没什么基础,所得到的积累的一切都是从中间商手里夺来的,以及从农民身上压榨出来的。

    多年积累多年建设之下,才有了进行这一场大规模北伐的底气。

    大量的运载用马匹和三十多万只羊也给他提供了不少助力,大大减轻了后勤部队的负担,让后勤人员的负担强度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可以少运输相当一部分米粮。

    饶是如此,整个河北也有八十万户百姓之家受到了影响,在即将到来的秋收时节将面临一定程度上的麻烦。

    为此,郭鹏要求人口多的地区要组织派人协助人口少的地区收获粮食,总之打仗归打仗,不能让人们饿肚子,不能让人家的粮食烂在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