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不像郭某人这样思虑深远,大规模玩屯田积攒粮食,有足够的底气养兵,他们没那么多粮食和钱,只能临时招募。

    临时招募的军队不怎么可靠,行军打仗也要有自己的基本盘,所以才有花钱养私兵的将领。

    私兵往往也是最精锐的军队,吃穿用度和训练度都是最好的,是战争时期的决胜王牌,其他的都是打酱油的。

    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

    相邻的郡都不是自己人,不同的州就更不是自己人了,属于不同势力范围之内的劫掠厮杀乃至屠城,毫无道德压力,与当今天下一家完不同。

    你要和那个时候的人说咱们都是大汉子民,是一家人,你别杀我,保证对方直接给你一刀子,还要吐口唾沫。

    呸!谁和你一家人?

    因为这样的传统,各大军阀看起来很能打,人多势众,但是精锐真的不多。

    前期军阀混战地盘很小的时候,完就是菜鸡互啄,看谁更能苟,到后期各大军阀家大业大了,才开始逐渐将军队向着脱产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眼下,大家根本没有这种观念,还是老样子老规矩。

    一打仗就能很快拉起几万十几万的规模的军队,互相征伐,打完之后抢个痛快,然后再把军队裁撤,都不用付出军饷,岂不美哉?

    袁绍如此,袁术如此,公孙瓒如此,董卓如此。

    天下都如此。

    反正倒霉的是基本上都是平民黎庶。

    只有郭某人在青兖二州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屯田行动。